查看原文
其他

​《青绿甘南》:天地有大美

甘肃发布 2023-02-15

自然人文纪录片《青绿甘南》
2月6日至8日
在央视科教频道播出
这部纪录片分《有无相生》《天地仁心》
《音声相和》三集为观众娓娓道来
讲述作为黄河、长江上游水源涵养和补给地
国家生态主题功能区
和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甘南大地上
10年来所激荡起的华彩蝶变
以及中国生态理念的生动实践

诗意的生态美学表达——纪录片《青绿甘南》在央视播出

自然人文纪录片《青绿甘南》2月6日至8日在央视科教频道播出。该片在新时代大背景下,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审视甘南,以万物一体的“生态整体主义”为核心,聚焦自然与生态现实,以情感为基石,依托感动人心的故事,体现出以人为表达主体的生态之美;同时倡导万物和谐共生的新型审美观念,向大众传播生态和谐、万物共生、人与自然相生相依的生态理念,充分展现出甘南自然的本真之美、生态的和谐之美、生命的多样之美和表达的哲思之美,提升了大众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。 

首先,《青绿甘南》表达主体的生态美,是有情感、有温度的。纪录片以人为本,通过一个个人与自然的故事,回溯甘南的生态之殇和切肤之痛。本片以20世纪20年代,美国植物学家洛克发现甘南这片神奇之地作为切入点,展现甘南生态之丰、自然之美。之后,从历史深处回归现实,通过卓玛加布、杨润海、杨安生等人的故事,对人类破坏自然生态的行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。在玛曲县,卓玛加布数十年如一日,在草原上种草治沙,依托甘南山水林田湖草沙保护治理工程,使得曼日玛乡1980亩的河边沙化草原全部转化为优良绿色的生态系统。为了家园的美丽,卓玛加布花费了不少的时间和积蓄,他说,这是在还债。而舟曲县的杨润生,在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中失去了骨肉至亲,在十几年的伤痛中体悟出生态环境关乎生死的刻骨道理;迭部县的护林员杨安生,这位曾经的伐木工,目睹了五六百年的古树在三四个小时之内被砍倒、加工成木材。如今,从伐木工到护林员身份的转变,昭示着人类努力弥补曾经的过失。“还债、反思、弥补、自省”,这使得甘南的生态系统得以重塑,而重塑需要“坚守”,更要“坚持”。于是,在纪录片中,我们看到碌曲县“全域办”的周龙,带领队员守护着甘南全域旅游无垃圾的承诺与愿景;看到玛曲县健康教育所所长王加辉,为提高牧民健康素养和清朗生活方式所做的点滴努力。更为重要的是,越来越多的新时代青年,为甘南的生态治理和发展默默书写着各自的青春故事。他们是在玛曲县麦克村为研究气候变化、生物多样性而驻守的科考者;是在甘南生态旅游发展中不断创新的面点师、民宿老板;是为保护草原生态而尝试转型的年轻牧民;是种植高原夏菜和道地药材的高级农艺师;也是建立农业基地、养殖舟曲从岭藏鸡的青年企业家。从对历史的反思到自觉的生态革命,在这些有情感、有温度的表达主体身上,凸显出在中国生态理念的生动实践中,甘南改善生态、留住乡愁、开辟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不懈努力与新的成就。  

其次,《青绿甘南》的视听语言是诗意的,有美感的。法国著名剧作家马塞尔·马尔丹在其著作《电影语言》中指出:“画面是电影语言的基本要素,它的原始结构的突出表现就在于它本身有着一种深刻的双重性,一方面,它是能准确、客观地重现它面前的现实的机器自动运转的结果;另一方面,这种活动也是根据导演的意图进行的。”这段话可以这样理解:画面的重现具有重要的叙事功能,它作为电影语言的基本要素,必然体现着创作者的主观意图,而主观意图就体现在画面构图、景别、镜头运动当中。因此,在《青绿甘南》中,作为具有创作者主观意图的视听语言,除了为观众展现一种横向维度的平面影像和视觉感受,还在表达生态美学思想方面被赋予了特殊的使命。不同的视听语言在表现不同的画面内容和视野范围时,会产生不同的节奏和韵律,从而影响叙事节奏、渲染气氛、推动故事发展。在本片中,视听语言的运用灵活多变,且会随着拍摄对象和情况的不同,产生相应的节奏和韵律。例如,在夏河甘加八角古城插箭节仪式上,用大俯拍鸟瞰视角呈现出箭体线条的美感。在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,“土著”旱獭与“外来者”黑颈鹤和斑头雁,为了争夺鲜嫩青草和地盘所展开的大战,片中为了彰显叙事的冲突和节奏,在固定的中近景基础上,使用了移动镜头,展现出旱獭与黑颈鹤、斑头雁的激烈较量;同时,两极景别的衔接,即特写镜头和全景镜头、远景镜头的来回切换起到了渲染诗意气氛、突显情感的作用。片中还运用了动物的视角来增强叙事的趣味性,比如,旱獭“夫妇”之间的家庭大战,就是在小旱獭懵懂的注视下展开,随着双方斗争的升级,镜头切换频率也随之加快,小旱獭不可思议、莫名其妙的表情憨态可掬,让观众忍俊不禁。此外,片中还捕捉到雪豹的珍贵镜头,生灵之美,令人心醉。  

正如纪录片结尾处所说:甘南草原上每个生命都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奇迹绽放,直到回归大地深处,滋养万物,浩荡不衰。这正体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。甘南,正以自己的探索实践创造出一个美丽和谐、多样共生的斑斓世界。一个生态多样性的甘南对世界将有着怎样的意义,这一切值得我们去期待、去思考。(甘肃日报特约撰稿人 阮青)




《青绿甘南》:天地有大美  



1925年春,美国植物学家洛克走进一片梦幻般的山川,并被眼前的绝美景色深深震撼。他由衷地赞叹:“我平生未见过如此绚丽的景色。”  


这片美丽的土地,就叫甘南。  


在此后的岁月里,这里经历了人与自然相互博弈又和谐共生的跌宕起伏,见证了古老大地与现代文明的相互碰撞又并行不悖的非凡历程。

  

这一切的背后,隐藏着怎样的文化密码?又发生着怎样的深刻变革以及不为人知的动人故事?  


日前,自然人文纪录片《青绿甘南》在央视播出,将这一切娓娓道来。  


一  


从青山绿水到广袤草原,从环境革命到产业发展……纪录片《青绿甘南》,分为《有无相生》《天地仁心》《音声相和》三集,以百余分钟的时长,通过20多位人物的故事,从历史的维度与当下的变革切入,将中国传统自然观与当下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相勾连,以宏阔的视野、思辨的笔法和细腻的叙事,生动讲述作为黄河、长江上游水源涵养和补给地、国家生态主体功能区和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甘南大地,10年来所激荡起的华彩蝶变。  


作为一部现实题材作品,该片从创作伊始,就将“真实性”作为追求的目标。在历时一年多的创作摄制过程中,主创团队深入甘南大地采访采风,将基层一线作为镜头聚焦之处,前期采访100多位人物,从中捕捉灵感、寻觅故事,进行艺术加工和素材提炼,并将最精彩之处予以呈现。  


“甘南生态环境巨大变化的故事,本身就是中国故事的一部分,是当代中国生态变化的一个动人缩影。因此,用一部格局开阔、视野宏大、思想精深、艺术精湛的纪录片,来讲好甘肃故事,是时代的需求,也是文艺的使命。”本片制片人、总导演李剑兵说,“从这部作品的首映和播出情况来看,反响超出了我们的预期。令人动容的草原故事、来自甘肃的故事能让更多人喜欢,这让我们感到很庆幸。因为,这些故事是真实的,就来自我们的身边。”  


二  


纪录片《青绿甘南》是继2021年创拍纪录片《红色甘南》之后,甘南州委、州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,通过实施重大文艺精品创作工程,以甘南环境革命为依托,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又一影视项目。 

 

该片由甘南州委宣传部、甘肃省广电局指导,兰州君健影视承制,甘肃作家王登渤、滕飞撰稿,著名作家任林举、作曲家徐鲤等国内知名创拍团队担纲制作。

  

唯美的影像画面、有纵深感的诗意叙事、多姿多彩的音乐,是纪录片《青绿甘南》流溢出的主要特点。  


如同撰稿王登渤所说,关注甘肃,为甘肃而写,进而写好甘肃,这是一份责任,也是一份使命。面对甘南的沧桑变化、生态环境的改善、对生态理念的践行,以及甘南人的风采,都是主创团队义不容辞要去面对、表现和弘扬的。相比于历史类纪录片的情景再现和“寻觅古代的吉光片羽”,《青绿甘南》是书写当代,是客观记录,用最朴实的语言去呈现真实的、当下的、有温度的甘肃,并从中找到震撼,比如,影片中几乎所有的空镜都无须雕饰,就是人间至美的风光,对主创而言是一份感动,相信也会打动所有的观众。  


该片音乐制作人徐鲤,系国内知名作曲家、音乐导演、声音指导。音乐风格多样,以旋律见长。作品涵盖影视、纪录片、游戏、动漫等多个领域,代表作有纪录片《中国》《河西走廊》《盛会》等。  


在《青绿甘南》中,徐鲤结合每集主题,用多样的音乐风格来展现多姿多彩的甘南所呈现给观众的样貌。片中每一集的音乐主题各不相同,其中第一集配乐风格偏向newage(新世纪音乐)和原生态感,把甘南独特的色彩勾勒出来,给观众以整体认知感;第二集更多表现甘南的自然生态和高原生灵,音乐聚焦具体对象,配乐使用戏剧性较强的编配手法配合“剧情”;第三集聚焦甘南生态产业发展以及年轻一代的故事,摄制组在拍摄时记录下很多当地青年原创歌曲及音乐活动同期,这些鲜活的素材在片中都可以看作是从音乐的视角来叙事。(新甘肃·甘肃日报记者王莉)


(本文配图为纪录片《青绿甘南》海报和剧照,兰州君健影视提供)

来源:甘肃发布综合甘肃日报、新甘肃客户端








编辑:都一鸣 责编:朱旺 校审:王学香

往期荐读
甘肃多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!首场降雪波及53个县区近日择机出舱!
【微视频】大步赶 快步跑 推动甘肃省经济高质量发展
【中央媒体看甘肃】甘肃西峰:赶早春、抢农时 种出甜蜜新生活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